國 共 合 作 成 立 后 的 迫 切 任 務
還 在 一 九 三 三 年 , 中 國 共 產 黨 就 發(fā) 表 了 在 停 止 進 攻 紅 軍 、給 民 眾 以 自 由 和 武 裝 民 眾 三 個 條 件 之 下 , 準 備 同 任 何 國 民 黨部 隊 訂 立 抗 日 協(xié) 定 的 宣 言 。 那 是 因 為 在 一 九 三 一 年 九 一 八 事變 發(fā) 生 后 , 中 國 人 民 的 首 要 任 務 已 經 是 反 對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進攻 中 國 了 。 但 是 我 們 的 目 的 沒 有 達 到 。一 九 三 五 年 八 月 , 中 國 共 產 黨 和 中 國 紅 軍 號 召 各 黨 各 派和 全 國 同 胞 組 織 抗 日 聯(lián) 軍 和 國 防 政 府 , 共 同 反 對 日 本 帝 國 主義〔1〕。 同 年 十 二 月 , 中 國 共 產 黨 通 過 了 同 民 族 資 產 階 級 組 織 抗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決 議 〔2〕。 一 九 三 六 年 五 月 , 紅 軍 又 發(fā) 表 了 要求 南 京 政 府 停 止 內 戰(zhàn) 一 致 抗 日 的 通 電 〔3〕。 同 年 八 月 , 中 國 共 產黨 中 央 委 員 會 又 對 國 民 黨 中 央 委 員 會 送 了 一 封 信 , 要 求 國 民黨 實 行 停 戰(zhàn) , 并 組 織 兩 黨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共 同 反 對 日 本 帝 國 主義〔4〕。 同 年 九 月 , 共 產 黨 又 作 了 在 中 國 建 立 統(tǒng) 一 的 民 主 共 和 國的 決 議 〔 5 〕 。 不 但 發(fā) 了 這 些 宣 言 、 通 電 、 書 信 和 決 議 , 而 且 派 遣了 自 己 的 代 表 , 多 次 和 國 民 黨 方 面 進 行 談 判 , 然 而 還 是 沒 有結 果 。 直 至 西 安 事 變 〔 6 〕 發(fā) 生 , 在 一 九 三 六 年 年 底 , 中 國 共 產 黨的 全 權 代 表 才 同 國 民 黨 的 主 要 負 責 人 取 得 了 在 當 時 政 治 上 的一 個 重 要 的 共 同 點 , 即 是 兩 黨 停 止 內 戰(zhàn) , 并 實 現(xiàn) 了 西 安事 變 的 和 平 解 決 。 這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的 一 件 大 事 , 從 此 建 立 了 兩黨 重 新 合 作 的 一 個 必 要 的 前 提 。今 年 二 月 十 日 , 當 國 民 黨 三 中 全 會 的 前 夜 , 中 國 共 產 黨中 央 為 了 具 體 地 建 立 兩 黨 合 作 , 乃 以 一 個 系 統(tǒng) 的 建 議 電 告 該會〔7〕。 在 這 個 電 報 內 , 要 求 國 民 黨 向 共 產 黨 保 證 停 止 內 戰(zhàn) , 實行 民 主 自 由 , 召 開 國 民 大 會 , 迅 速 準 備 抗 日 和 改 良 人 民 生 活等 五 項 ; 共 產 黨 也 向 國 民 黨 保 證 取 消 兩 個 政 權 敵 對 , 紅 軍 改變 名 稱 , 在 革 命 根 據 地 實 行 新 民 主 制 度 和 停 止 沒 收 地 主 的 土地 等 四 項 。 這 也 是 一 個 重 要 的 政 治 步 驟 , 因 為 如 果 沒 有 這 一步 驟 , 則 兩 黨 合 作 的 建 立 勢 將 推 遲 , 而 這 對 于 迅 速 準 備 抗 日是 完 全 不 利 的 。自 此 以 后 , 兩 黨 的 談 判 接 近 了 一 步 。 關 于 兩 黨 共 同 的 政 治綱 領 問 題 , 要 求 開 放 民 眾 運 動 和 釋 放 政 治 犯 問 題 , 紅 軍 改 名 問題 等 , 共 產 黨 方 面 都 提 出 了 更 具 體 的 建 議 。 雖 然 共 同 綱 領 的 頒布 , 民 眾 運 動 的 開 放 , 革 命 根 據 地 的 新 制 度 的 承 認 等 事 , 至 今還 沒 有 實 現(xiàn) ; 然 而 紅 軍 改 名 為 國 民 革 命 軍 第 八 路 軍 ( 按 抗 日 戰(zhàn)線 的 戰(zhàn) 斗 序 列 , 又 稱 第 十 八 集 團 軍 ) 的 命 令 , 已 在 平 津 失 守 約一 個 月 之 后 頒 布 了 。 還 在 七 月 十 五 日 就 已 交 付 了 國 民 黨 的 中國 共 產 黨 中 央 為 宣 布 兩 黨 合 作 成 立 的 宣 言 , 以 及 當 時 約 定 隨之 發(fā) 表 的 蔣 介 石 氏 承 認 中 國 共 產 黨 的 合 法 地 位 的 談 話 , 雖 延擱 太 久 , 未 免 可 惜 , 也 于 九 月 二 十 二 日 和 二 十 三 日 , 正 當 前 線緊 張 之 際 , 經 過 國 民 黨 的 中 央 通 訊 社 , 先 后 發(fā) 表 了 。 共 產 黨 的這 個 宣 言 和 蔣 介 石 氏 的 這 個 談 話 , 宣 布 了 兩 黨 合 作 的 成 立 , 對于 兩 黨 聯(lián) 合 救 國 的 偉 大 事 業(yè) , 建 立 了 必 要 的 基 礎 。 共 產 黨 的 宣言 , 不 但 將 成 為 兩 黨 團 結 的 方 針 , 而 且 將 成 為 全 國 人 民大 團 結 的 根 本 方 針 。 蔣 氏 的 談 話 , 承 認 了 共 產 黨 在 全 國 的 合 法地 位 , 指 出 了 團 結 救 國 的 必 要 , 這 是 很 好 的 ; 但 是 還 沒 有 拋棄 國 民 黨 的 自 大 精 神 , 還 沒 有 必 要 的 自 我 批 評 , 這 是 我 們 所不 能 滿 意 的 。 但 是 不 論 如 何 , 兩 黨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是 宣 告 成 立 了 。這 在 中 國 革 命 史 上 開 辟 了 一 個 新 紀 元 。 這 將 給 予 中 國 革 命 以廣 大 的 深 刻 的 影 響 , 將 對 于 打 倒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發(fā) 生 決 定 的 作用 。
中 國 的 革 命 , 自 從 一 九 二 四 年 開 始 , 就 由 國 共 兩 黨 的 情況 起 著 決 定 的 作 用 。 由 于 兩 黨 在 一 定 綱 領 上 的 合 作 , 發(fā) 動 了一 九 二 四 年 至 一 九 二 七 年 的 革 命 。 孫 中 山 先 生 致 力 國 民 革 命凡 四 十 年 還 未 能 完 成 的 革 命 事 業(yè) , 在 僅 僅 兩 三 年 之 內 , 獲 得了 巨 大 的 成 就 , 這 就 是 廣 東 革 命 根 據 地 的 創(chuàng) 立 和 北 伐 戰(zhàn) 爭 的勝 利 。 這 是 兩 黨 結 成 了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結 果 。 然 而 由 于 一 部 分 人對 于 革 命 主 義 未 能 堅 持 , 正 當 革 命 走 到 將 次 完 成 之 際 , 破 裂了 兩 黨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招 致 了 革 命 的 失 敗 , 外 患 乃 得 乘 機 而 入 。這 是 兩 黨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破 裂 了 的 結 果 。 現(xiàn) 在 兩 黨 重 新 結 成 的 統(tǒng) 一戰(zhàn) 線 , 形 成 了 中 國 革 命 的 一 個 新 時 期 。 盡 管 還 有 某 些 人 還 不明 了 這 個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歷 史 任 務 及 其 偉 大 的 前 途 , 還 在 認 為 結成 這 個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不 過 是 一 個 不 得 已 的 敷 衍 的 臨 時 的 辦 法 , 然而 歷 史 的 車 輪 將 經 過 這 個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把 中 國 革 命 帶 到 一 個 嶄新 的 階 段 上 去 。 中 國 是 否 能 由 如 此 深 重 的 民 族 危 機 和 社 會 危機 中 解 放 出 來 , 將 決 定 于 這 個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發(fā) 展 狀 況 。 新 的 有 利的 證 據 已 經 表 現(xiàn) 出 來 了 。 第 一 個 證 據 , 是 還 在 中 國 共 產 黨 開 始提 出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政 策 的 時 候 , 就 立 即 得 到 了 全 國 人 民 的 贊 同 。 人心 的 向 背 , 于 此 可 見 。 第 二 個 證 據 , 是 西 安 事 變 和 平 解 決 , 兩 黨實 行 停 戰(zhàn) 以 后 , 立 即 引 起 了 國 內 各 黨 各 派 各 界 各 軍 進 入 了 前所 未 有 的 團 結 狀 況 。 雖 然 這 個 團 結 對 于 抗 日 的 需 要 說 來 還 是異 常 不 夠 的 , 特 別 是 政 府 和 人 民 之 間 的 團 結 問 題 至 今 在 基 本上 還 沒 有 解 決 。 第 三 個 證 據 , 這 是 最 為 顯 著 的 , 就 是 全 國 性抗 日 戰(zhàn) 爭 的 發(fā) 動 。 這 個 抗 戰(zhàn) , 就 目 前 的 情 況 說 來 , 我 們 是 不能 滿 意 的 , 因 為 它 雖 然 是 全 國 性 的 , 卻 還 限 制 于 政 府 和 軍 隊的 抗 戰(zhàn) 。 我 們 早 已 指 出 , 這 樣 的 抗 戰(zhàn) 是 不 能 戰(zhàn) 勝 日 本 帝 國 主義 的 。 雖 然 如 此 , 但 是 確 實 已 經 發(fā) 動 了 百 年 以 來 未 曾 有 過 的全 國 范 圍 的 對 外 抗 戰(zhàn) , 沒 有 國 內 和 平 和 兩 黨 合 作 這 是 做 不 到的 。 如 果 說 當 兩 黨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破 裂 的 時 候 , 日 寇 可 以 不 費 一 彈而 得 東 北 四 省 〔 8 〕 , 那 末 , 當 兩 黨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重 新 建 立 了 的 今 日 ,日 寇 就 非 經 過 血 戰(zhàn) 的 代 價 不 能 得 到 中 國 的 土 地 。 第 四 個 證 據 ,就 是 對 國 際 的 影 響 。 全 世 界 工 農 民 眾 和 共 產 黨 , 都 擁 護 中 國共 產 黨 提 出 的 抗 日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主 張 。 國 共 合 作 成 立 后 , 各 國人 民 , 特 別 是 蘇 聯(lián) , 將 更 積 極 地 援 助 中 國 。 中 蘇 已 簽 訂 了 互不 侵 犯 條 約 〔9〕,今 后 兩 國 關 系 有 更 進 一 步 的 希 望 。 根 據 上 述 的這 些 證 據 , 我 們 可 以 判 斷 ,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發(fā) 展 , 將 使 中 國 走 向一 個 光 明 的 偉 大 的 前 途 , 就 是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的 打 倒 和 中 國 統(tǒng)一 的 民 主 共 和 國 的 建 立 。